作者:千里草原贝加尔湖
他因一点食物把自己长子的名分卖了。(来12:16.创25:27~34)
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所著《死屋手记》中,记载了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:
犯人们在被押往西伯利亚的途中,基本上分为两类:①犯罪不大,刑期较短的人;②罪行严重,刑期较长的人。
第二类人中有一个狡诈的人叫米哈伊洛夫,他深谙一种传统门道,可以使他偷梁换柱。
他首先在第一类人中搜索做过奴仆唯命是从的人,于是锁定了身无分文的苏希洛夫。
米哈伊洛夫首先与苏希洛夫交了朋友,然后请苏希洛夫喝酒,谈得投机后趁着酒兴,米哈伊洛夫问苏希洛夫是否愿意顶替?并许诺给好处。
苏希洛夫基于米哈伊洛夫对待他这样好而感恩不尽,怎好拒绝?况且他也不知道米哈伊洛夫要去的地方何等可怕,再加上有点醉了,就答应下来。
于是,米哈伊洛夫给了苏希洛夫一件衬衫和一个卢布,便将苏希洛夫的姓名买去了,并在证人面前当场把东西交给了苏希洛夫。
次日,米哈伊洛夫的朋友用酒灌苏希洛夫,迫使苏希洛夫不得不花了卢布卖了衬衫,之后再次一无所有,这时反悔为时已晚。
路上每到一站点名时:点到苏希洛夫,米哈伊洛夫就应答;点到米哈伊洛夫,苏希洛夫就应答。
最后,到岔路口将犯人分类:米哈伊洛夫去了苏希洛夫的地方(刑罚轻刑期短);苏希洛夫去了米哈伊洛夫的地方(刑罚重刑期长)。
【释经】
否认主和基督徒的名,也是在出卖自己,做了岂只赔本的买卖。